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學刊資料

121 期
2022年3月
文明的軌跡──北臺灣鐵道圖像與日治時期美術發展之探討
楊杰儒
鐵道,是日殖政府在臺灣奠定的近代化基礎之一,鐵路的連結與車站的設立,大幅改變了原有的地景風貌、生活動線和社會空間配置等。此種以近代化為名的大規模都市開發,致使臺灣從傳統的農業社會轉向近代的工商社會。臺灣北部區域經濟也得以快速成長,綿密的鐵道串連而起的交通路網,讓城鄉、階級與族群差異逐漸打破,更帶動臺北、基隆、瑞芳、猴硐與北投等地區產業(煤礦、溫泉、觀光)的蓬勃發展。藝術家對於風景的描繪,隨時代更迭不斷地轉變,因鐵路而起的新式地景,影響了地方風景的形構,在當時畫家筆下亦出現全然不同的地景描繪,更成為「近代化」成果最鮮明的視覺表徵。故本文以藝術史學的角度出發,以風格分析為圖像研究方法,透過日治時期藝術家石川欽一郎(1871-1945)、倪蔣懷(1894-1943)、陳澄波(1895-1947)、立石鐵臣(1905-1980)、陳植棋(1906-1931)、蘇秋東(1911-2012)與洪瑞麟(1912-1996)等人描繪臺灣北部區域具鐵道元素之風景圖像為研究材料,藉以探討地方社會中近代化意涵,並分析藝術家創作之緣由、鐵道元素(鐵路、車站、山洞、鐵橋)的情感連結、產業/觀光等屬性的意涵,進而衍伸新式地景中文明生活之連結,試圖闡述日治時期地方風景如何形塑現代性與美術發展之間的對應關係。
原刊頁面瀏覽 :